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井研作为四川精准扶贫范例,成功跳出传统产业脱贫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民文化艺术为脱贫创业的途径。为研究井研精准扶贫路径,总结其成功经验为四川扶贫工作做出贡献,中国农民画乡调研队12名队员7月16日启程来到乐山市井研县深入调研。
7月17日,到达井研的第二天,调研队来到井研文广新局,通过与文广新局饶智老师交流了解到农民画的发展情况和农民画对井研脱贫攻坚的作用。
饶老师首先向队员们介绍了井研农民画的起源发展。井研农民画起源于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初期,原本只是农民自我创作、欣赏的绘画,后因其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画风质朴的特点和对农民生活的真实反映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得以渐渐发展。半个世纪以来,井研农民画走进北大、巡展全国。至今,井研农民画已打造成为四川对外交流文化名片,是中央宣传部确定的全国宣传文化品牌,井研农民画的传承亦受到政府保护和重视,农民画仍旧不断创新发展。
对井研经济发展方面,井研农民画与其他产品结合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饶智老师提到:“任何艺术能创造一定的商业价值,就能有更强的生命力”。井研县打造了《中国扇伞》、《书香兰笺》、《丝绸雅韵》、《乡愁瓷艺》、《艳世美装》“五朵金花”将农民画融入文创产品,农民画与雨伞、水杯等日用品的结合更好推动了农民画及其所携带思想传播;井研县还将农民画与乡村建设结合,打造特色旅游业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脱贫攻坚方面,文广新局工作人员反复提到:“井研农民画助力脱贫攻坚最主要是在精神思想方面”。井研农民画利用其通俗易懂的优势便于贫困群众理解脱贫思想,增强贫困群众脱贫的主动性,并向其传播自主经营、自主脱贫理念,“变输血为造血”。
不过,在看到农民画助力脱贫攻坚成效的同时,思考和尝试助力新途径也是文广新局工作人员一直在探究的重点。如何将农民画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最大化发挥是政府不断研究的课题。
饶智老师在最后说道:“农民画的影响不是仅仅局限在一个地区,而是涉及全国”。研究井研农民画对井研扶贫建设的作用也能为全国扶贫建设提供经验。中国农民调研队成员也表示自己会尽力调查总结,希望能够在此次调研中为扶贫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